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鉴别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两类样品的光谱特征,评估红外光谱技术在宝石鉴定中的实用价值。近期,天然水晶市场价格显著上涨,准确鉴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随着珠宝市场的不断发展,天然水晶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材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合成水晶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混淆,如何准确鉴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成为珠宝鉴定领域的重要课题。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在宝石鉴定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红外光谱技术原理

红外光谱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红外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当红外光照射到样品表面时,样品中的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产生特征性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吸收光谱的峰位、峰形和相对强度等信息,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实现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方法与样品

研究选取了25颗样品,包括紫晶、黄晶、烟晶等天然水晶及其合成品。采用某品牌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扫描范围为6000~2000cm⁻¹,分辨率为4cm⁻¹。同时,结合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如折射率、多色性、放大观察等),对样品进行综合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紫晶与合成紫晶的鉴别

天然紫晶在3595cm⁻¹和3545cm⁻¹处呈现明显的吸收峰,而合成紫晶在3545cm⁻¹谱带的相对强度往往较弱,且其出现与缺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红外光谱在鉴别紫晶与合成紫晶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结合其他鉴定方法以提高准确性。

  • 黄晶与合成黄晶的鉴别

天然黄晶在5200cm⁻¹附近的OH与H₂O合频谱带明显弱于合成黄晶,而合成黄晶在3000~2000cm⁻¹范围内的吸收相对较弱且峰的数量较少。这一显著差异为红外光谱鉴别黄晶与合成黄晶提供了可靠依据。

  • 烟晶与合成烟晶的鉴别

合成烟晶的红外光谱相对于天然烟晶存在缺失3594cm⁻¹和3479cm⁻¹吸收峰,这是鉴别两者的重要特征。红外光谱技术能够清晰地揭示这一差异,从而实现烟晶与合成烟晶的有效区分。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黄晶和烟晶,红外光谱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鉴别。然而,对于紫晶而言,红外光谱的鉴别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需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大部分的水晶而言,红外光谱技术已经能够轻松应对。

近期,天然水晶市场价格显著上涨,准确鉴别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将在珠宝鉴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红外光谱技术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珠宝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背景:国标《GBT+42433-2023 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光谱法》于2023年已开始实施,更多的珠宝玉石均可通过红外光谱进行鉴定。

——参考《红外光谱在常见水晶与合成水晶鉴别中的应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